第四十三章 何为大道(二)(1 / 2)

大道正途 天民思想 786 字 2024-05-20

清风听了后,点头说道:“我道教素来就崇尚自然。老百姓本来就是该怎么活就怎么活的嘛!

不过呢,我们清虚界没有官府,也谈不上有啥统治者,这倒是符合老子所说的“我自然”的状况的!

不过,你能不能说下呢,为啥老子会在下一章提出“大道废,有仁义”呢?究竟何又为“大道”呢!”

我笑了笑说道:“那就干脆再看看第十八章吧!

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此章老子接着第十七章针对现实讲为何“统治者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”,着重强调了就是没按“大道”来行政,即“大道”被废弃了。

当然,老子在此层层深入地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原因。

老子认为,大道被废弃了,仁义就显得重要了。

即:在上古治世,圣人按“大道”来施行德政,称之为至德之世。

这段时期里,不光天子所作所为完全是仁义的,整个社会人人皆仁义,所以仁义就不显眼了。

不按大道来治理天下,社会风气就败坏起来,仅存的仁义之举就显得难能可贵了,所以才觉得提倡仁义、施行仁政很有必要了。

这点估且算老子对当时提得比较响的“仁政”口号的委婉嘲笑吧。

因为当年宋襄公施“仁政”就闹了不少笑话,实则多是做表面文章,装模作样自我标榜罢了。

孔子找到老子请教周礼,肯定也顺带提了施行“仁政”的问题。老子仅笑而止之,说了句:你小子还可以!不知是否反话。

因为老子看来,即使君主真心想亲民爰民,而不把改善和发展民生落到实处(即“大道废”),也不过如同怜悯乞丐般地对他说句“你太不容易了,好好活着!”罢了!

老子讲的真正的亲民爱民,就是要行大道,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困难!

何消说孔子可能还挟带着向老百姓施以礼、乐教化之意,讲啥子“与民同乐”的亲民政策,这就有点儿让老子暗地嗤之以鼻了。

所以老子什么也没跟他说!这让孔子着实纳闷了一辈子,只能对弟子评价老子犹如神龙一般看不透。